報告題目:
講座一:基於機械相互作用確定性模型的船體冰激載荷研究
講座二𓀙:船舶與冰碰撞的數值模擬
報告人🩸:Якимов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VLADIMIR IAKIMOV)
時 間🧛🏻♀️:
講座一🫠:2019年9月26日(星期四)下午14:00-15:30
講座一:2019年9月26日(星期四)下午15:40-17:10
地 點:意昂3开户408會議室
報告人簡介:
現為聖彼得堡北風局(俄羅斯北風局)及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船舶結構力學研究室北極造船咨詢專家🧚🏿♀️。曾歷任聖彼得堡冰山中心設計局船體結構工程師;聖彼得堡國立海事技術大學船舶結構與技術運營系高級講師;聖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造船與海洋工程科學意昂3副院長等👨🏻。
報告內容:
講座一:
目前規範性文件中關於確定船體冰激載荷的有效要求不能完全擴展到所有的冰上船舶。特別是,它們的應用似乎局限於現代和未來的大噸位貨船,這些貨船具有創新的建築和結構安排🍝,用於海上運輸石油和天然氣𓀓,以及新一代的核動力破冰船🗻。這些船舶具有相當大的主要尺寸,在船頭和船尾都有非常規(即不受管製)的船體形狀,其特點是發電廠(主要是破冰船)產量高。此外,相當大一部分的貨船目前被根據DAS概念建造的雙作用船舶所占據,該概念規定了在輕冰和開闊水域中的前進運動以及在重冰中的後退運動📃,作為船舶正常運行模式🐇。因此🚒,將現有的管理要求外推到正在考慮中的船舶的突出特點領域的可能性,需要額外的特別證明,因為在設計🐍、建造和操作方面缺乏經驗或經驗極為有限🗑。
就這一點而言🌸,直接計算法是最普遍的,在某些情況下♣︎,是確定船體冰激載荷的唯一可接受的方法,盡管其實際實施過程相對費力。直接計算方法是基於船體和冰蓋之間的力學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並直接考慮具體相互作用過程的細節。它們的應用可以根據船舶裝載的實際情況✩、船舶在冰中的運動軌跡、方向和速度,找到沿船舶長度和深度的任何船體段的載荷大小(在設計船體段的相應幾何結構中考慮)。冰蓋的形態類型及其實際的幾何、質量、物理力學特性等外部因素。在這一點上👨🏿🌾,給定的船舶可以有任何主要尺寸和任何船體形式。目前𓀌,在使用速度和存儲量相當大的軟件工具時🚓,理論開發方法的實際實現通常不會造成任何技術困難💂🏿♂️。應當指出的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改進監管文件要求的趨勢表明,在解決與評估和預測外部環境有關的問題時,直接計算方法的重要性和優先性有所提高🧱。
講座二👒:
采用的直接計算方法研究了平動船舶和靜止冰蓋兩個碰撞體之間的力學相互作用。它基於經典碰撞理論(假設瞬時碰撞)的基本假設、線動量和角動量的基本守恒定律、最小作用原理和物理系統運動微分方程。通過求解船體在撞擊點法向運動的一般微分方程,確定了船體與冰蓋相互作用時的冰荷載。
為了確定接觸壓力,在傳統定義和修正定義中采用了固體撞擊冰的流體力學模型。該模型是在解決固體在冰中侵徹時⇢,由接觸區擠出具有精細分散結構和粘塑性的相對薄的夾層問題的基礎上建立的。為了描述介質運動,應用一組hencky非線性粘塑性體微分方程🛷,將其線性化為一組簡化的reynolds微分方程,定義了粘性液體薄層(忽略層間塑性)的準靜態膨脹🚣🏼♂️。穿透固體表面和未破壞冰體表面🚶🏻♂️➡️。
采用直接計算法確定船體冰激載荷的結果,可用於解決許多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包括🤷🏻♂️:
•考慮到船舶在冰中航行的特定水域內的實際環境條件🧑🏿🎨,對船體(作為船舶冰級的一個組成部分)的冰加固設計類別進行計算證明;
•考慮到所考慮船舶的具體特性,對作用在船體上的設計冰荷載參數進行計算證實🤶🏿;
•根據船體結構的給定強度水平🔥,由結構構件的實際尺寸(當船體結構已經設計時)或由指定的船舶冰級(當船體結構尚未設計時)🧗🏿👬🏻。
應該得出的結論是,直接計算方法的應用,加上概率模擬概念的引入,對船體冰激載荷進行評估和預測,最終將有助於大大降低船舶在冰中作業時的損傷水平,提高海上運輸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