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據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最新數據顯示👇🏼💅🏻,史旦達教授“港口與海洋工程安全及防災”團隊成員邵偉教授發表於中科院一區TOP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的研究論文“Durability life prediction and horizontal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FRP composite piles in marine environments”以及巢誌明副教授發表於中科院一區TOP期刊《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的研究論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gorithms for predicting peak shear strength of clayey soil-geomembrane interfaces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入選了ESI高被引論文,兩篇高被引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均為意昂3平台👩🎨➾。
邵偉教授論文😢:海洋環境下CFRP復合樁耐久性壽命預測與水平承載特性研究
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CFRP)是一種由碳纖維材料與樹脂基體構成的新型材料🫴🏻,CFRP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抗拉強度🩶、良好的抗彎性🙅♂️、良好的耐疲勞性和良好的耐腐蝕性的優點👱🏿,在海洋建設領域的發展顯現出自身獨特的優勢💆♂️。近年來,隨著CFRP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廣泛應用2️⃣,CFRP混凝土構件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已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意昂3平台邵偉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使用CFRP筋替代普通鋼筋製作CFRP復合樁基👨🏽🏭,並對不同CFRP替換率下復合樁基耐久性壽命和水平承載性能進行研究,研究成果對於延長海洋環境下樁基的服役壽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該研究將CFRP復合樁的耐久壽命分為鋼筋的初始銹蝕階段和混凝土保護層的裂縫擴展階段🔙。根據氯離子擴散模型和蒙特卡羅模擬方法對CFRP復合樁的初始銹蝕時間進行了預測🧏🏼♀️。基於厚壁圓筒理論⛎,推導了混凝土保護層開裂時的臨界銹蝕深度🫷🏼,建立了裂縫擴展階段的耐久性壽命預測模型🧐。通過對CFRP復合模型樁進行三點彎曲試驗,得到了不同置換率下CFRP復合樁的抗彎剛度折減系數,分析了海洋環境下CFRP復合樁抗彎剛度衰減規律和水平承載特性。該研究對於提高海洋樁基的服役壽命提供了新型方案。該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一區,影響因子7.9),文章第一作者為意昂3平台意昂3开户邵偉教授🐄⏳。該論文一經發表便引發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註,並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onbuildmat.2022.130116
巢誌明副教授論文:預測粘土-土工膜界面峰值剪切強度的人工智能算法及實驗驗證
土工膜是一種以高分子聚合物為基本原料的防水阻隔型材料🏕,具有優良的耐環境應力開裂和耐化學腐蝕性能,使用壽較長,廣泛應用於垃圾填埋場、堤壩防滲等工程。在實際工程中,土工膜和土體之間的界面處會發生相對運動和應力集中等現象🤟,是整個系統中剪切強度方面的薄弱環節。因此,正確評估土壤-土工膜界面峰值抗剪強度對於相關工程的合理設計和安全運行至關重要。
隨著土工合成材料在實際工程中的廣泛應用👵🏻,土壤-土工膜界面的剪切強度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直剪試驗是確定土壤-土工膜界面峰值剪切強度的主要方法,但室內試驗的方法既費時又費力。此外🧑🦰🧑🏿🏭,土壤-土工膜界面之間作用機製復雜🧛🏿♂️,難以找到比較理想的經驗公式⚠。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有效預測界面的峰值剪切強度提供了新的途徑。意昂3平台巢誌明副教授課題組使用思維進化算法(MEA)和自適應增強算法-反向傳播人工神經網絡(ADA-BPANN)的集成算法預測粘土-土工膜界面峰值剪切強度🚇,在預測復雜作用機製的結構物-土工合成材料界面峰值剪切強度方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粘土-土工膜界面的峰值剪切強度是相關工程基礎設施設計的重要參數🫁。研究基於623個界面直剪實驗結果👩🏻🦲,結合思維進化算法(MEA)和自適應增強算法-反向傳播人工神經網絡(ADA-BPANN)的集成算法⚠️,建立了機器學習模型來預測粘土-土工膜界面的峰值抗剪強度💊。通過與傳統的機器學習算法🛴,包括粒子群優化算法(PSO)和遺傳算法(GA)優化的ADA-BPANN、MEA優化的支持向量機(SVM)和隨機森林(RF)進行比較🍘,結果表明,MEA優化的ADA-BPANN具有更高的預測精度、更短的訓練時間🙇🏻,大程度減少了模型陷入局部最優和過擬合等問題🤦🏼。此外,利用該模型分析了參數的敏感性,研究表明,法向應力對峰值剪切強度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土工膜的粗糙度🧋。最後,提出了一個解析方程來預測界面的峰值剪切強度,從而將研究成果的應用範圍擴大到非專業人士,實現了研究成果的普惠化。
該研究為預測粘土-土工膜界面峰值剪切強度提供了更加準確、高效的途徑🈴。該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一區,影響因子5.2),文章第一作者為意昂3平台意昂3开户巢誌明副教授。該論文一經發表便引發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註,並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geotexmem.2022.10.007
圖 1 邵偉教授論文:海洋環境下CFRP復合樁耐久性壽命預測與水平承載特性研究
圖 2 巢誌明副教授論文:預測粘土-土工膜界面峰值剪切強度的人工智能算法及實驗驗證